3月1日了,有个全民捡钱的机会可以关注了,就是2021年度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申报工作,又开始了。
这件事每年米米都会和大家说一下,主要是还有很多同学不是很清楚,米米就再给大家仔细说说。
1
年度汇算是什么?
简单说就是年度收入汇总,计算年度税收,多退少补。
收入这块主要是四项,工资薪金、劳务报酬、稿酬、特许权使用费,四项收入相加得出2021年综合所得,以此来计算应交个税。
由于我们交个税都是公司代扣代缴的,公司代缴主要是工资薪金这部分。而这有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,所以每年3月开始,我们要在个人所得税APP上填写资料,看看2021年有没有多交或少交个人所得税。
少交税好理解,毕竟如果有额外收入,就有可能涉及补税的问题。有同学可能觉得,我虽然有额外收入,但只要不填写是不是就不用交了?
这想法,可有点危险了!
交税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,如果漏交罚款也是很重的。
大家都知道,之前范冰冰因阴阳合同偷逃税,被税务局责令按期缴纳税款、滞纳金、罚款8.84亿元人民币。
2019年至2020年,郑爽未依法申报个人收入1.91亿元,偷税4526.96万元,其他少缴税款2652.07万元,被追缴税款、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2.99亿元的处理处罚决定。
2019年至2020年间,薇娅通过隐匿个人收入、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虚假申报等方式偷逃税款6.43亿元,其他少缴税款0.6亿元,杭州市税务局对其追缴税款、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,共计13.41亿元。
可能同学们会说,我也赚不到她们那么多钱,也逃不了那么多税,能有多重的惩罚?
不过米米要说的是,年度汇算不填报,如果补税金额低于400元,还问题不大,就当国家发福利吧。但如果补税金额超过400元,被国家查出来,那就是漏税了,要交每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处罚。
最主要的是不交税还有可能被记入信用档案呦,所以一定要重视起来。
况且也不一定都是要补税的,如果你填报的扣除项多,国家还要退你钱呢。
2
怎么申报,才能让国家退钱呢?
根据前几年经验,首先要在应用市场,下载个人所得税APP,这是由国家税务总局开发的,目的就是进行个税申报,所以不用担心数据泄露的问题。

按APP要求,完成实名注册。注册流程比较简单,需要大家提供手机号、身份证等基础信息。
注册完成后,就可以进行申报了。
打开APP的首页,就能看到六个板块,这是什么呢?

其实在年度汇算的申报里,省钱的空间还是蛮大的,上面的六个板块是降低应纳税所得额办法。
应纳税所得额是什么?
个人所得税=应纳税所得额*税率
税率不变的情况下,应纳税所得额越小,个人所得税也就交的越少,应纳税所得额如果不足5000元,就不用交税了。
接着说可以减税的六个板块,分别为:住房贷款利息、住房租金、大病医疗、子女教育、继续教育、赡养老人,就是我们上面看到的6个板块了。
1)住房贷款利息,就是首套住房贷款利息。
按每月1000元定额扣除。只要需要还首套房贷利息,每个月就可以抵扣1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。
不过需要注意,不论你贷款多少年,这项最多只能抵扣20年,最长不能超过240个月。
而且,即使你们夫妻双方各买了一套房,那也一共只能抵扣1000元。
当然了,抵扣人你可以自由选择,比如你可以选择男方抵扣,或者女方抵扣,更或者是各抵扣500。
2)买不起房,租房也是可以税前扣除的。
房租每月能扣除的金额,一共有三挡。
像省会、直辖市(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重庆)、以及大连、青岛、宁波、厦门、深圳这样的计划单列市,每月能抵扣1500。
对于市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,每月可抵扣1100元;市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,每月抵扣800元。
每个家庭默认只租一套房,所以即使夫妻不住一处,租有两套房,也只能有一方抵扣,或者各抵扣一半。
不过,买房和租房只能选一个扣,不能同时用,这点只能看怎么扣,才能更划算了。
3)除了房子,大病医疗也是可以扣除的。
不过米米不希望有人用这个。
国家规定,一个年度内,医保报销后个人支付超过15000元的话,超出的部分可以参与扣除,但不能超过65000元。
简单理解,如果2021年发生了大病医疗,去医院看病,自费了50000元,那申报时可以申请35000元的大病医疗扣除。
注意的是抵扣仅限于自费额度要超过15000元,不过如果未成年子女的医药费,倒是可以由父母扣除。
4)子女教育扣除
这是针对有孩子的人群哟~
如果你家有3岁以上的宝宝,上幼儿园后就可以开始扣除了。
从幼儿园,到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、大学,甚至读研究生,或者上的是高职等,只要是参加了全日制教育,都能扣除。
不过注意的是,不到3岁是不能扣除的。每个娃娃每个月应纳税所得额可以扣1000元,父母任何一方都可以扣除。
5)继续教育这块,主要是指参加工作之后,在社会上接受与工作有关的再教育。
国家规定:
(1)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(学位)继续教育的支出,在学历(学位)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。
(2)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、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,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,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。
学驾照这类是不算的哟~
6)最后一项是赡养老人
国家规定,纳税人赡养60岁(含)以上父母,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、外祖父母的赡养支出,按照每月2000元标准定额税前扣除。
只要父母一方满60岁即可享受,即使父母双方均为60岁或以上,也只能扣除2000元。
如果是单身独生子女,这2000元的定额扣除可以一人都扣了。但如果是婚后,或者有兄弟姐妹,可以均摊也可以指定一方扣除。
对了,如果结婚了,也只能自己父母扣税,对方父母即便超过60岁,也不能代为扣税。
举个例子:老公不能扣岳父、岳母的,老婆不能扣公公、婆婆的。
3
好了,之后看自己有符合哪个退税的标准,在APP上直接填写就行。
提醒下,退税必须要先申请才能获得,如何快速办理退税?
首先,可以自己办退税。最简单就是,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APP来办理。打开APP后,进入综合所得年度汇算,按需申报即可。
如果上网不方便,可以邮寄申报,也可以去税务局大厅申报。
当然,也可以让单位办退税。但需要在2022年4月30日前与单位财务人员进行书面确认。
单位办退税其实比较麻烦,不但要把单位内2021年收入算清,还要提供所有外部兼职收入,给单位财务人员才能申报。
最后,只要在申报表的相应栏次勾选“申请退税”,即完成了申请提交。税务机关按规定履行必要的审核程序后即可为纳税人办理退税,退税款直达个人银行账户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个人账户必需是中国境内开设的银行账户。
对了,还有一句在6月30日前,如果没有主动进行年度汇算,那国家就当你是不想要退税了,多交的税也就不退你了。
ps.赶紧算算,去年是不是多缴税款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