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米米朋友圈,又被刷屏了。
1
经济学家任泽平提出了“印钱生娃”论,他认为:
在《解决低生育的办法找到了——中国生育报告》,我们建议建立鼓励生育基金,“印钱生娃”,印2万亿,用10年社会多生5000万孩子,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,解决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问题,让未来更有活力,而且不增加老百姓、企业和地方负担,我们研究认为现在只有这个办法最务实有效可行。
应尽快建立鼓励生育基金,央行多印2万亿,用10年社会多生5000万孩子,解决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问题,让未来更有活力,而且不增加老百姓、企业和地方负担,他们研究认为,现在只有这个办法最务实有效可行。
一定要抓住1975年-1985年出生的人还能生的时间窗口,抓紧出台鼓励生育基金,再不出台就晚了,不要指望90后、00后。
1975年-1985年出生的这批人还有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,而90后和00后不要说生二胎或者三胎,很多人甚至连结婚都不愿意。
2
任泽平此言一出,直接被网友热烈的讨论推上热搜。
一部分网友表示支持,他们认为:
1、这等于多生一个娃,奖励40万?


2、可以有助于补贴穷人,因为只有穷人愿意生娃。
3、支持75-80后市最后窗口期,如果这批人不生,未来政策将会事倍功半的。
4、印钱最划算,毕竟无论是加大税收还是消减财政支出,都要比印钱带来的副作用大。
一部分网友表示疑虑,他们认为:
1、发钱不如降低房价,毕竟现在生娃最大成本是房子。另外,直接发钱,钱不一定能用在孩子身上,毕竟钱来的太容易,也就容易产生浪费。
2、这样会不会对已经生了2胎或3胎的家庭,带来不公平,毕竟这些家庭已经提前完成任务。
还有一部分网友表示直接反对,他们认为:




据澎湃新闻报道,各大机构分析师也给出关于“印钱生娃”话题的看法:
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首席分析师叶凡认为:
生育补贴属于社会调节,需要统筹考虑,更关注的应该是补贴的有效性。“单纯的经济刺激可能只是一方面,更需要考虑的是从情感诉求、代际传承等方面对于生育意愿的多维度提升。”
暨南大学经济学院、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认为:
不管是结婚还是生育,首先要尊重个人和家庭的选择权。“如果觉得生育率低,就砸钱让大家生孩子,我觉得本身就是对人的一种不尊重。”
砸钱未必能起到很好的提高生育率的作用。他认为,生育率下降的原因很复杂,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有关,仅仅靠砸钱可能不会效果很好。政策应该做的,是营造良好的婚姻友好、家庭友好、生育友好的社会。
“让大家更愿意结婚,更愿意生育,这有很多工作要做,但是都必须在尊重大家的自主选择权的情况下进行,不是简单砸钱。”冯帅章还指出,简单砸钱会对不愿意生育,或者不愿意多生的群体造成不公平的负担和压力,制造新的矛盾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表示:
货币从央行出来就是基础货币,货币多发行就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,意味着会导致通胀风险。
随后,任泽平又对“印钱生娃”进行了简要回应:
1、未来10年多生5000万是怎么来的?也就是每年多生500万。2021年总和生育率1.1,新生儿1000万左右,而代际平衡需要每年1500万,即每年多生500万。
2、印2万亿怎么测算的?OECD国家鼓励生育相关的家庭社会福利支出占GDP比重2%-3%,中国GDP110万亿,所以鼓励生育基金应该是至少2万亿,注意,是每年多印2万亿用于鼓励生育。
3、为什么是印2万亿,而不是从财政预算出?因为现在疫情、经济下行压力大、土地财政下滑,政府、企业和家庭都没钱,所以印钱生娃。
4、会不会引发通胀和房价上涨?不会,专款专用。短期有助于拉动需求、稳增长,长期有助于社会活力、经济长期健康发展。
5、会不会产生不公平?不会,生娃有成本,生的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,不给予鼓励支持和现金补贴才是不公平。具体可以针对不同收入家庭有所区别,高收入家庭的育儿补贴少一些,低收入家庭的育儿补贴多一些。
7、为什么75-85年出生的是鼓励生育重点,不能指望90后00后?其实鼓励生育是普惠式的,如果加大鼓励生育基金力度、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,90后00后的生育率也会提升,这里主要是说生育观念、多子多福在代际之间的差异。
3
在米米看来,任泽平“印钱生娃”引起争论,并不是一件坏事,而是一件好事。
还记得之前米米在《新政策来了,市场上最便宜资产,你看到了么?》文中写到:
延长育儿假也只是“政策组合拳”中的其中一拳,相信未来各种政策都会为扭转生育率让路。
有的同学认为,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。你看欧洲、日本、美国甚至韩国,生育率都在下降,国家越发展生育率也会越低。
但在米米看来,中国国情和欧美、日本国情有本质区别。毕竟中国可以调集全国资源,来为增加生育率服务。
就像当年我们能用计划生育抑制生育率一样,一定会有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刺激生育率上升的。
现在经济学家任泽平发出的声音,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案之一,因为最后刺激生育的目标是不会改变的,所以各种极端政策下,大家通过讨论和试验,一定会找到一个符合大多数人的折中方案来解决生育问题。
还是那句话,对投资来说,现在反复出现生育政策的讨论,说明目前生育率已经到了政策底线。
未来婴幼儿投资市场,应该会给大家不错的收益,不过这个收益到来之前,像任泽平这样的政策讨论还会出现多次,这都是在给未来生育政策试点和出台铺路。
本文参考:
澎湃新闻的采访:《任泽平抛出的“印钱生娃”论忽略了什么?》
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的公众号——《泽平宏观》,《解决低生育的办法找到了——中国生育报告》的文章,任泽平微博观点,及微博评论等。